莫大康:重新认识紫光
对于紫光的崛起,引起国内外的震惊与思考是完全正常的。因为紫光没有按常规出牌。由于中国半导体业的特殊地位,可能己经作成了“夹生饭“,所以产业的发展始终处于”两难“之中,如果再继续走老路下去,恐怕很难达成目标。如今紫光的赵伟国,有大智慧,打破了沉寂,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应该是件好事。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业界有人对于未来的紫光作了四个方面的风险预测,包括资本危机、管理危机、创新危机、领导危机。
不管如何,紫光欲下一盘“大棋”,它的迅速决策,不再躺在国家资金身上,采用羊毛长在猪身上的策略来募集资金,以及依产业资本的增长为主要动力,不在乎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在谁手中,包括欲打破两岸半导体业合作的坚冰等都是新的思维,因此需要时间去理解它,以及得到实践的检验。
另外,紫光对于两岸合作发展的半导体产业策略是正确的,6亿美元入股台湾地区的“力成”可以看作是两岸资本合作的另的突破。
相信看待紫光,尤同如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不可求全,尤其在初始阶段。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