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楚庆:我国半导体产业链非常脆弱,基金投资要避免产业泡沫
 2015-12-4
 

12月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电子报社承办的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工作座谈会暨集成电路行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是为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等国家战略,探讨“十三五”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思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楚庆出席会议并就芯片与整机产业链协同发展发表讲话。

 

生态系统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楚庆表示,芯片和整机构成了产业的上下游,芯片处于行业上游地带,和整机之间是一种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这是生态系统里面最重要的关系。对于电子信息产业而言,整个生态系统非常复杂,只有生态系统各方协调发展,整个产业才能蓬勃发展。从华为自身的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华为构造了一种封闭式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里面,下游的产业为上游的芯片产业提供了用户,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上游为下游提供了核心技术以及由核心技术体现的一些竞争力,这样的发展模式从实践来讲,到现在是非常成功的。

 

从华为产业发展经验来看,生态链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另外,关键的芯片技术的突破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以点带面的。华为已经在包括无线系统在内所取得的国际领先的地位,与集中资源投资于关键芯片并取得成果是分不开的。

 

“另外,标准是辐射整个生态链的,它和生态链所有的环节都是有关系的,这是属于整个生态链的纲和领,未来我们面临一些新的产业挑战,包括智能制造、物联网等等,恰恰是华为在标准领域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楚庆表示。

 

据介绍,到现在为止,华为公司发展仍然是平稳的、快速的,今年相对去年销售收入有望增长40%左右,大约600-650亿美元。据介绍,华为在全球有15个大型的研发中心,其中海外有9个,研发团队共7万名。华为在创新方面一直是在大力投入,2014年在研发方面投入了408亿元人民币,过去10年,从2004~2014年总的研发投入超过1900亿元人民币。

 

基金投资要避免产业泡沫

 

楚庆表示,非常高兴看到国家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包括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都成立了半导体相关的基金,这是一件好的事情。以基金的模式运作,相对于以前的资金运作模式,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过,仍然存在一些担忧。

 

“半导体领域,例如芯片设计领域,资产都是很新的,产业体现的是人的劳动和创新的价值。在这些领域,如果有大量的倾向性很强主导性很强的资本进入,可能导致国进民退的后果,其对创新是不利的。毕竟对创新而言,一个真正的创新首先是随机的,它不是使用力量大小的问题,而是最终的方向问题。对于这些领域,建议采取商业化的分散投资,如果过强的一些主导型的基金进入的话,可能会导致一些后果。”楚庆坦言。

 

比如,公司CEO之前想的是如何服务好客户,客户需求是什么,如果资本导向过强,可能会导致他们整天想着这些投资委员,他们在想什么。从由市场决定变成由委员决定,这对创新是极为不利的。过强的资本引诱,可能也会导致一些企业的管理团队,从原来兢兢业业、改善细节、优化管理,转向整天想着明天是否会有很大的馅饼掉下来,然后会有一夜暴富的机遇,想着与哪些资本合作,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的作用。

 

楚庆认为,我国的半导体产业链是非常脆弱的,尤其是在芯片设计领域。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芯片设计领域不是好的投资对象,因为它投资回报周期非常长,所以在政府主导基金进入之前的话,实际上只有很少的资本在投资这个领域。现存的一些种子公司实际上是过去很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成果,如果大规模的直接集中进入有可能会产生最大的泡沫,这是产业界不希望看到的。

 

对于重资本领域,楚庆建议,根据华为的产业经验,应该集中精力集中资源投资于精确选择的方向,避免力量分散。因为在重资本领域,如果不投足的话也是死路一条。在产业链前端基础部分应该多投一些种子公司,在真正制造领域应该集中力量保住一家可以成功。“三星和爱立信可以成功,是因为其有特殊的集中资本的手段。中国集中资本不是韩国这样的国家可以相比,所以这方面我们也非常期待着中国能够获胜。”楚庆表示。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