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天燊:新增产能应避免非市场因素影响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5年会·高层访谈”上,中芯国际市场营销资深副总裁许天燊,针对中芯国际28纳米的量产情况、工艺平台的开发等话题发表了意见。
在谈到中芯国际对工艺平台的开发时,许天燊指出,中芯国际长期坚持先进工艺和成熟工艺同步发展的策略。对于先进工艺,摩尔定律仍在发挥作用,即使前进的步伐有所放缓,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将继续推进先进工艺的开发,为本地以及全球客户提供代工支持。中芯国际在先进工艺开发的过程中,为了加快步伐,我们选择了合作创新之路,我们联合了全球领先的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全球最大的无晶圆半导体厂商之一高通、全球领先的信息和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成立了新技术研发公司,希望透过各方的合作,加快拉近我们技术水平与国际最顶尖水平的差距。中芯国际正在同步开发14/10纳米工艺,目前FinFET的IP专利数量已经进入全球十强。另一方面,市场上的很多应用并不需要用到最先进的工艺,进行芯片的开发生产。因此中芯国际将坚持先进工艺与成熟工艺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但要强调的是,成熟工艺并不代表完全停留在旧有工艺之上,还是需要继续优化的,比如物联网非常强调低功耗,我们在工艺上就着力开发低功耗平台。
关于中芯国际28纳米的客户情况,许天燊表示,中芯国际最早跟高通一起合作进行28纳米工艺的开发,高通也是我们的客户之一。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不少的客户,,其中既包括国外的客户,也包括国内的客户。今年中芯国际的28纳米工艺已对高通实现了小规模的量产。我们希望明年北京厂的产能可以较快地增长起来。我们预期到明年年底,中芯国际在28纳米上的营收可以占到全部营收的10%左右。
在谈到当前已有多家代工厂进入中国大陆设厂的话题时,许天燊指出,中芯国际始终保持开放欢迎的态度面对同业竞争,良性竞争会促进产业的繁荣。。但需要深思熟虑的是新厂的建设,产能的增加是不是在一个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产生的。基于市场机制的调节,需求自然增长,形成了新的供给,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偏离了市场,产能过度扩张超过了需求增长的速度,会导致企业的正常发展受阻,甚至影响到产业的良性发展,这就背离了国家扶持产业发展的初衷,得不偿失。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