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Maxim:健康和环境感知创新技术推动移动终端的革命
 2016-2-25
 

在近期举办的第五届EEVIA年度中国ICT媒体论坛暨2016产业和技术展望研讨会上,Maxim移动健康管理事业部高级业务经理Allen Tsai从传感器的角度分享了手机和移动式周边未来的方向。

 

在过去20年中,随着3G、4G、5G的发展,与手机相关的技术演进一直在数据上面,是随着频宽的扩大如何利用这些数据。然而,从LG、三星、苹果等手机开始提供healthcare健康方面的管理来看,我们看到下一代手机的相关技术重点的变化——关联到用户的身体健康。

 

尤其是伴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健康,反映到具体的环境方面,就是监测水、食物、空气品质,以及与个人健康数据密切相关的心跳、血压等。例如通过监测人的心跳、血压和呼吸效率,来推算正在运动状态中的人是否已经达到身体极限,这样可以预防跑马拉松中出现的猝死情况。

 

最近三年内,传感器的发展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传感器要做的就是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例如监测挥发性气体是否有毒,通过侦测气体的种类、气体的浓度,可以分析出来。传感器是通过接受外界的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简单来讲就是ADC的一个转换器。传感器还要有算法来分析这些数据。因此,传感器开发的重点包括2个部分。第一,硬件要做好,要精确的把信号抓起来。第二,算法要做好,通过算法分析出讯号代表什么。

 

现在的传感器收集个人健康数据后,除了自己进行监测,还可以上传到云端医生。例如国外的telematics,通过远程了解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数据,判断健康状况。未来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模式,保险公司通过赠送手机或者类似设备,根据监测客户的身体状况,来判断保费的价格。

 

未来还有一个新的模式,不再通过指纹和视网膜(虹膜)进行安全识别,而是心电图。每个人的心电图都不一样,他的重复率只有四百万分之一。另外,别人也没法复制心电图。因此也提高了安全的保险性。但心电图的解锁大概需要6s~8s,更适合做深层次的加密动作。

 

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监测心跳。从心跳分析出血液中的含氧量;用于监测环境,预防睡梦中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用于监测温度,用非接触性温度设计,测量泡的咖啡是否是适合饮用的温度;通过测量UV,分析如何防晒、美黑的时候需要晒多久……这就是传感器广泛的用途。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