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设计
 
解读:高通的国际专利之路
 2016-8-29
 

作为全球性的芯片领域的领跑者,高通手里掌握着大量的3G、4G方面的标准必要专利。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递交《专利合作条约》的国际申请人排名中,美国高通公司以2442件位居第二。除了与中国110多家公司达成了专利许可协议,高通在国外也与众多手机厂商签订了协议。值得注意的是,高通公司的专利合作化道路也引起了各个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也让众多通信厂商借力“高通方式”得以快速发展。

 

专利化合作之路

 

高通的专利技术兴起较早,2000年年初通信标准从2G到3G,高通公司采取先突破外围的方法,先韩国、中国台湾、日本发展,最后到美国,将CDMA写进3G技术标准,高通作为最大持有者,在从3G到4G的演化过程中,因为收到了专利许可费,获得了资金,又有了后续技术,得以获得更多的标准必要专利。

 

欧洲、美国等地的经济繁荣是对专利等知识保护产权的重视的结果。高通的这些专利资产是通过巨额的投入积累而来的,在全球每个国家都有相关的法律在保护企业的专利技术成果不被他人随便使用,使用这些专利需要通过拥有者的授权。

 

由于美国、欧洲等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兴起较早,中、韩等国的通信产品要想通往欧美,若在销售过程中没有得到专利授权,双方需要经过协议进行专利谈判,促使了华为、中兴等通信企业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开始走向了以技术研发为核心、以专利引领企业发展之路。

 

随之,一大批拥有专利积累和储备的终端通信企业开始崛起。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更多人都倾向认为其更多是为专利,联想的初衷恐怕也是为了专利。

 

在全球,与高通签订3G、4G标准方面的授权厂商包括主流的一些电信厂商如诺基亚、爱立信、华为等。正是他们合作的成功鼓舞了新加入者的热情。

 

保护知识产权就能保护创新,激励知识产权才有创新的动力。一定程度上,高通作为全球3G、4G的“门票提供者“,希望能与更多的企业达成专利许可协议,帮助他们在业务增长中取得成功。早在CDMA作为2G时代的技术时,高通就和韩国三星、LG等厂商合作,让他们获得了CDMA的准入证得以快速发展。3G早期,中兴、华为等厂商也因快速借力“高通的方式”迅速进入全球3G俱乐部,和高通签署了技术授权的相关协议。

 

从摩擦到共赢

 

一些企业与高通进行专利授权许可合作时也遇到了摩擦,不过最后都以和解的方式让双方获得了共赢。

 

早在2008年高通和诺基亚就因为诺基亚在使用高通的第三代(3G)移动通信技术专利,但高通的芯片业务也在使用诺基亚的许多专利技术的问题上发生摩擦。

 

在经历1年多的谈判、法律调解,诺基亚与高通终于就专利纠纷达成了和解,使高通能够将诺基亚的技术和高通的芯片进行整合。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