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电厦门12吋厂首家客户曝光
联电11月16日宣布其位于厦门的12吋合资晶圆厂——联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自2015年3月动工以来,仅20个月开始量产客户产品,目前采用联电40纳米的通信芯片产品良率已逾99%。据集微网了解到,这一首家客户便是大陆手机芯片厂商展讯通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12吋厂的首个通讯芯片客户并非当初动土时特别出席站台的高通,而是大陆展讯的40纳米,预估该厂今年底产能可达3000片,预计2018年可提升至2.5万片月产能,完成第一期的产能扩充。这是继联电和展讯在台12吋厂合作28/40纳米后,双方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据悉,展讯这颗40纳米的芯片于7月底在联电厦门厂完成试产,9月底完成认证程序后,开始进入小量试产,11月正式开始出货并贡献营收。此前,展讯的40纳米和28纳米制程先后在联电台湾12吋厂投片,联电在通讯芯片的合作伙伴上还包括高通、联发科等厂商。
联芯集成电路是联华和厦门市政府、福建省电子资讯集团三方共同成立的合资晶圆厂,也是大陆华南首座12吋晶圆代工厂,初期导入联电的55和40纳米量产技术,规划为每月5万片12吋晶圆的总产能。
数据显示,目前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已集聚70多家企业,引进联芯、三安、紫光科技园等龙头企业和项目,去年产业规模56亿元,初步形成覆盖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厦门“芯”正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引擎。相信联芯和展讯的合作,将成为厦门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一个示范,推动厦门IC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基于大陆客户的强劲需求,联电厦门厂从40纳米制程切入,同时进入55纳米制程生产。不过,该厂的终极目标是在2017年下半年实现28纳米生产,前提是其台湾的12吋厂快速进入14纳米FinFET制程的量产,通过台湾晶圆厂登陆N-1的法令限制。日前,联电已获得比特币挖矿机BitFury订单,有机会快速拿到14纳米的量产记录,相信明年导入28纳米的计划有望实现。
(来源: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