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半导体投资与“快钱”无缘
 2019-7-30
 

从华为事件之后,普通大众都知道国内要大规模造芯了。实际上,造芯运动在几年之前就开始了,到2018年底,中国的芯片设计公司数目已经达到1700余家,而整个销售额也由2014年的1047.4亿元猛增至2018年的251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5%。

 

这种井喷式的爆发,是一个历史的必然。纵观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次产业大转移。第一次大转移是由美国转向日本。由于装配产业转移到日本,日本全方位的学习了美国的半导体技术。第二次是美日向韩国、台湾转移,这次转移促成了设计+晶圆代工模式的转移。而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第三次产业转移,开始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重心。

 

每次行业转移都离不开两点:一是人力成本驱动,中国有大量的经过高等教育培训过的人才,工资也低于美欧日韩地区;二是终端市场的兴起,从当年的山寨手机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中国有了绝佳的市场机会。

 

2018年,国内品牌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7.15亿部,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半壁江山。并且,国内品牌手机的海外出货量仍然呈现一个较为强势的增长,尤其是在东南和新兴国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智能手机最重要的生产地并且具有了完备的手机供应链。巨大蓬勃的市场,让中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消费市场,2018年国内消费的半导体已达150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34%。

 

如此巨大的市场,即使是国际半导体巨头,也不能全部占领。而本土的半导体行业在多年的如履寒冰之后,通过市场、政策和资金的驱动,终于迎来了大爆发。

 

贸易战是催化剂

 

让中国芯片业提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贸易战。

 

中芯聚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兼总裁孙玉望将贸易战分解为三个层面:加关税、技术禁令和投资限制。他认为,关税方面的摩擦会是短期的,技术禁令会是长期的,而投资限制也一定是长期的。综合起来看,贸易战就会是长期的存在。

 

而国内产业在短期内会感受到痛苦和压力,因为缺失的技术还很多,但从长期来看,无疑会极大地推动供应链的本土化进程。

 

元禾华创投委会主席陈大同表示:“从短期来说,随着中美谈判的起伏,最后停战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从长期说来,这个关迟早要过,不能总靠着抄别人的东西,这叫成人礼。短期的风险很大,长期最大的利好是本土产业链会得到发展。”

 

武岳峰创始合伙人潘建岳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在同国内某大型通信企业沟通之后,发现对方对他们投资的芯片企业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关联技术和产品能够应用非常关心,希望他们能一起加快这些企业的发展。因此,他对国内能建立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链充满信心。

 

实际上,中国半导体的发展已经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总经理王汇联就指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进程,必须依托创新驱动发展,涉及国家产业安全、国防安全,必须面对的集成电路产业,没有退路和捷径!”

 

“挣钱不易”

 

半导体投资看似风光无限,但是只要在这个行业沉浸过多年的人,都知道其中的不易。

 

“尽管外部资本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有很强的财富效应,但是半导体投资难以获得很好回报的规律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变。”元禾华创董事总经理陈智斌在集微峰会上这样表示。

 

陈智斌说,半导体投资单笔的投资金额比较大,以最轻资产的设计公司为例,仍然需要组建一个较为庞大的研发团队,能够把芯片需要的各种硬件、软件都做好。另外在瞄准市场、市场调研、投入流片方面都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

 

在半导体产业内,有一个好产品的公司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公司。“虽然半导体行业会不断有创新公司出现,希望挑战排名靠前的公司,但排名靠前的公司有很多产品的积累可能转化为规模上的优势,依旧会获得很高的回报。所以,只有技术优势并不一定能获得高额回报。”陈智斌分析。

 

陈智斌强调:“半导体行业投资难以获得很好回报的内在规律并没有本质的改变,我们仍然需要有非常冷静的思考。这里面的投资更需要专业化的团队,大浪淘沙更需要专业化的慧眼。”

 

需要什么样的投资

 

资本圈最近最热的话题就是科创板。科创板头批上市的25家公司中,有一家半导体公司最为引人注目,这就是中微半导体公司。

 

中微半导体公司公布发行价29.01元/股,所对应市盈率为170.75倍,对应市值为155.16亿元,募集资金总额15.52亿元,市盈率在25家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中最高。

 

中微的成功就是长期投资理念的成功。投资中微的华登国际从2004年A轮开始,一直到后来的B轮、C轮、D轮融资,协助融资合计超3亿美金,为中微后续发展提供了及时充足的弹药,并在海外架构调整后继续持有境内中微公司股权。

 

中微以高端刻蚀机为专长,是台积电、联电、中芯国际等晶圆代工大厂的重要合作伙伴。其还进入了MOCVD领域,现在是全球LED生产设备的龙头。能培育出这样一个优秀的企业,说明在半导体领域,投资者的耐心是多么宝贵的品质。

 

华登国际董事长陈立武先生就表示,半导体不是一个可以拔苗助长、“来钱快”的时髦游戏,作为一个重投入、重科技、重人力的行业,半导体公司从团队创业到发展壮大往往需要近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投资机构要有长期深耕、坚持不懈的耐心和耐力。

 

但是,能有这样定力的投资机构还是不多的。对于时下热点的AI、5G,投资机构蜂拥而至,可对于设备、材料这些需要长期投入的领域,还是少人问津。也许,投资机构都有自己的苦衷,但是,没有资金资助那些所谓的冷僻领域,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又怎么能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呢?

 

(来源:集微网)